以下,小編為大家分享十六屆葉圣陶杯中學生新作文大賽作品選之《猶似驚鴻照影來》,作者是來自廣東東莞東華高中高一的李然,希望各位讀者在閱讀完本文之后,能夠有所啟發(fā),當然如果能夠在文章中獲得寫作思路或者寫作經(jīng)驗,也是很不錯的哦!
猶似驚鴻照影來
□ 李 然(廣東東莞東華高中高一)
曾聽藏區(qū)虔敬的喇嘛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在前往布達拉的路上,如果有磕長頭的信徒在朝圣路上不幸去世了,他的同行者都會替他將頭發(fā)和牙齒帶到大昭寺,這樣方才得以沒有遺憾地瞑目。”站在江山壯闊里,不禁訝然這樣充滿信仰的靈魂……我沉思著一個恍如哲學的問題,我究竟有沒有對于何物有著辛波斯卡式的一見鐘情、無比深愛,成為人生的較高信仰呢?
海子以詩歌、王位、太陽為幸福;羅塞蒂獨愛晝之日、夜之月、卿之永恒。而對我而言,恐怕只有文學了罷。人生在世,去若朝露,魂歸文學,哀我何悲,惟愿修得“淵云之妙墨、嚴樂之筆精,金閨之諸彥,蘭臺之群英”之境,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骨髓里仿佛浸染了文學的元素。它們,猶似驚鴻照影來。
是彌漫著絲絨般的咖啡香的文藝書店。
記得孩提時,被愛讀書的外公牽到圖書館,他看古文看時報,我在一旁看童話和繪本。“天堂是圖書館的模樣”,我的啟蒙教育也烙上了圖書館深刻的印記。待我年歲漸長,放學后獨行至圖書館也成了日常功課。忽有整天,側(cè)門開了一家書吧,我被那里研磨可可豆烘起的一片醇香的空氣吸引過去,映入眼簾的格律宛如荷蘭畫家勃朗寧筆下沉穩(wěn)的色調(diào),書列整齊如梯,又似迷宮不知其所止。
邂逅了李清照,在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時候。無意中抽下一本線裝書,就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當時煞是艷羨可以清高傲氣得像“何需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又可以以《詞論》之才學批評諸位詞壇領(lǐng)袖,但又隱約透著些許“襪脫金釵溜,和羞走”的嬌羞的姐姐。未悟透她的人生,她的銷魂。只是文學確乎是陪在我童年的老記憶,粲然似驚鴻。
是木樨垂露的秋天的早晨。
秋天的天空,明凈而高遠,藍色的書頁在頭頂翻過,越來越淡,越來越輕。氣溫漸漸地落下來,消失了從東南沿海吹度而來的季風,但秋風在南方小城也是異常溫馴??諝庵兴蛠砟鹃氐奶鹣悖豢|一縷勾入鼻息。秋晨讀書,人間美事也!我愈喜研學文辭,每于精彩之處,拍案而起??匆寥艘虚T望君踏歸程,卻只有殘陽照孤影、牡丹染銅樽、滿城牧笛聲,文字肌理中的生命感染力將心境烘得無比凄悲。
古人說:“書卷多情似故人”這話不假,秋日的早晨,與魚玄機一見如故。雖無其從長安詩童到父亡到溫飛卿門徒到李子安之妾,后來李子安正妻將她逐出李家不讓這一對璧人再見這段曲折到令人心碎的經(jīng)歷;但或許性情中人,或是陽春白雪的知音,我很能理解魚玄機,包括她回觀時撞見仕女綠翹與她深愛的較后一個人——樂師陳飛亭云情雨意,耳鬢廝磨時,一氣之下殺死綠翹。“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這是你的詩啊,這樣才華橫溢的女文豪終流盡女兒紅,但她的生命張力,美如一瞥驚鴻。
是一蓑煙坐看云起的幽謐山林。
路,越走越遠,跋涉、沉思、求索,不覺有余事之頃刻,那湖文學的水,已在心中長成一片汪洋,浸潤前方,充盈夢境。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淡煙疏柳媚睛灘、人間有味是清歡。我愿生活在古代,因為古人的心沒有那么多物欲橫流,而是更多表達自己的真誠。我想,我會做一個不科考的讀書人,在山嶺建一座小木屋,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時不時,約三五好友,在大地顯示出復蘇的蔥綠、回歸的幽藍的時候,喝著浮有雪沫乳花的清酒,吃著春天新生的蓼菜與茼蒿,吟詩作對,豈不妙哉?
文學是一座烏托邦。如一輪明月,可致逸,可遣懷。像寂然中的空靈鼓,清晰、篤定、念念回響,“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啊”,你們,猶似驚鴻照影來。雕鏤人心、篆刻山河,永不漫漶。
眼前的文字模糊成鉛塊,恍然間,回到了長路蜿蜒的川藏公路,勝景疾如旋踵,西風逍遙,沿路摘下江山嫵媚,一并慶祝傾城時光。
(指導教師:陳 坤)
【點 評】本文以令人震撼的朝圣者的故事引出話題“信仰”,進而點出“文學,是我的至高信仰”這一中心。接下來,文章從三個方面帶領(lǐng)讀者開始對文學的體驗之旅。“彌漫著絲絨般的咖啡香的文藝書店、木樨垂露的秋天的早晨、一蓑煙坐看云起的幽謐山林。”思路清晰,選取的意象獨特而富有詩意,展現(xiàn)了作者對文學的獨特體驗。尤為值得贊賞的是,結(jié)尾部分,作者既談到對古典文學的感悟,又觸及對當下的思考,在喧囂的當下,尋找屬于自己的烏托邦。這,大概就是文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