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看到一些家長求教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習慣,通常指積久養(yǎng)成的一種方式。除了約定俗成的習俗外,多是通過后天養(yǎng)成。而習慣對于孩子的影響也是大的,是孩子一生的財富!!!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一、 孩子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的,而學習除了有活躍的思維外,深度學習更需要的專注力。
比起過去簡單的教與學之外,讓孩子參與到各種互動中的寓教于樂的學習會事半功倍。
二、 當今社會手機等電子產品層出不窮,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引申出不少問題。
孩子們更是難以抵擋對此的吸引,比如對微信聊天的依賴,對游戲世界的沉迷。家長們也很兩難,沒有手機聯(lián)系起來不方便,但是在管理上又有很大難度,較困難的是在電子產品使用上時間的界定。其實可以試著在晚飯后,和孩子商量著留出一段親子的時光,大人們也放下手機,陪著孩子一起讀本書,陪著孩子完成作業(yè),或只是陪伴著聊天溝通。
一方面,在溝通中了解彼此的想法,另一方面,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當家長們以身作則的放下手機時,給孩子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原來沒有手機的日子也是很美好的。
三、 父母們有沒有想過學習習慣除了學習成績外,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機會培養(yǎng)各種良好的習慣?
有次和朋友吃飯臨走時朋友上小學的兒子很喜歡喝茶的杯子,提出想讓媽媽跟店員要。而媽媽并沒有代勞,只是鼓勵孩子想要的話可以自己去詢問。較終得到鼓勵的孩子禮貌地詢問了店員,店員也很歡喜地把杯子送給了孩子。
所以,你看,要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有時也可以適當地放手,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如同父母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孩子對自己也負起責任,在需要幫助的時候自己提出,父母給予支持性的鼓勵。
四、 在課堂學習之余,走出校門,走進大自然,或是培養(yǎng)一、二種興趣愛好。
比如運動,在運動時大腦得到了短暫的休息,同時在運動中身體會分泌“內啡肽”的快樂因子,所以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運動后感覺到更和愉悅了。
總之,良好的習慣需要時間培養(yǎng),在平時不妨放下手機和工作,多陪陪孩子,多和他們交流溝通,好習慣在自然而然中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