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換算是小學生的數(shù)學知識,對于只有六七歲的孩子來說不是很好理解的,但是多練習就可以有進步的,而且對于人民幣換算方面的知識,要跳脫出課本和習題之外,畢竟是我們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的,結合生活實際給孩子教,可能效果更好。比如說先教給孩子一些面值比較小的人民幣怎么辨認,然后讓孩子拿著錢去自己付賬檢驗學習成果,家長可以一邊給孩子教,一邊讓孩子自己思考,這樣的辦法可能會更加有效果。從下面3個方面讓孩子理解人民幣的換算。
第一、將數(shù)學融入生活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表,開始撥表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shù)學公式來計算。所以說一出現(xiàn)問題,我們不要立馬告訴孩子怎么去計算,而是讓ta去生活中尋找答案。
就像人民幣的換算,我們是不是可以給孩子一些錢讓孩子多去市自己結一下賬?或者說讓孩子自己去銀行里兌換一下零錢?甚至可以鼓勵孩子去夜市擺個小地攤,讓孩子切身體會來回的交易,讓孩子真正成為“人民幣”的主人,你還怕孩子不會換算?再或者教室里搞一個小活動,就叫【班級市】讓孩子親身去體驗去感受之間的轉化。千萬別代替孩子去成長,讓孩子體驗生活中的每一分酸甜苦辣,不僅有利于學習,更加有利于成長。
第二、將概念融入血液
數(shù)學概念的形成,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先從直接感知物體或者借助模型直觀開始,經(jīng)過抽象概括、形成初步的概念,再通過概念的應用,進一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一年級學生主要是依靠直接感知或者是通過實際操作形成概念。因此在學習數(shù)學時要重視孩子直觀教具的應用和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就拿人民幣換算來說:我們可以準備一些不同幣值的錢讓學生來認識,并且告訴孩子之間的如何轉化,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它們的進率是十。人民幣的單位換算是: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如:一張1元錢可以換(10)張1角,可以換(5 )張2角,可以換( 2)張5角。這樣可以豐富學生的直觀感受,也很容易讓學生理解記憶。
第三、將思考融入骨髓
思考是數(shù)學學習的精髓,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善于思維的能力,千萬不要著急告訴孩子答案,讓ta多去嘗試多去思考多去總結。只有在不斷的練習中ta才能形成自己的思維習慣。再說人民幣換算,當已經(jīng)告訴孩子之間如何換算時,我們可以有意給換算設置成不同類型,例如1.單位相同時如何計算?2.單位不同時如何計算?3.元化角,4.角化元等等,然后讓孩子按照剛才的思路總結出不同的類型。
數(shù)學的知識都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之中,低年級的數(shù)學知識大多都是這樣,所以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的效果肯定更有趣更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