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出的孩子是家長們都比較關(guān)心的一個話題,但是想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關(guān)鍵要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yǎng)。
1、少打擊,學會溝通,做個好說話的父母: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父母學習成績差,不代表個人修養(yǎng)不好,不能代表一個人的一切。當孩子犯錯時,嚴厲批評甚至指責,本質(zhì)上是想輔助孩子改正錯誤,實則卻不顧及孩子的感受、想法、面子,深深地打擊到孩子,使孩子的自尊心、安全感受到了打擊。急切地想要孩子進步,卻總是在“打擊”他,使孩子陷入自我懷疑當中,久而久之,沒用、笨等等詞匯成為了孩子心靈上的標簽,
教育孩子需要的是批評,不是一味的打擊,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應(yīng)當
(1)采用比較柔和的方式;
(2)聽聽孩子心理的想法,和孩子溝通,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做一個傾聽者。
(3)懲罰孩子時,可從罰站、沒收玩具、冷靜隔離……
2、適當放手,不要過多干擾孩子的成長:
做為父母不需要有個好學歷,有多,相反,太過的父母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壓力。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一路順風”,對孩子的操心可以說有過之而不及,恨不得孩子清除一切障礙,就差裝個監(jiān)控一般,把眼睛貼在孩子身上。但是,孩子的成長固然需要父母的維護和幫助,卻不是一路為孩子掃清障礙,父母再愛孩子也無法代替孩子生活,孩子總有整天會長大,實踐是必不可少的,獨立也是孩子未來生活的需要。
(1)家長可適當讓孩子做些簡單的家務(wù),如擦桌子、擺碗筷、疊衣服、到鄰居家借東西等,讓孩子獨立面對一些事情,在實踐中漸漸成長。
(2)可以告訴孩子父母有多不容易,讓孩子學會承擔一些事情,有“小大人”的自覺。
3、父母要有自我修養(yǎng),多看書,少說臟話:
孩子是父母的“照妖鏡”,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孩子繼承。在孩子還沒有形成主觀意識前,父母是孩子較好的學習對象,所以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作為家長應(yīng)該先將自己塑造成什么樣,孩子會在家長的潛移默化中,漸漸學會模仿,較后定型成為習慣。
(1)多抽出時間陪陪孩子,和孩子一起讀有趣的書籍;
(2)當孩子提問時,父母應(yīng)盡可能回答孩子的問題,滿足他的好奇心,增強他對學習的興趣。
(3)給孩子看的圖書較好有圖片和文字,因為有顏色的圖片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4)父母就算再不愉快,也不要把自己的情緒撒在孩子身上,少在孩子說臟話、八卦,做個有修養(yǎng)、涵養(yǎng)的人。